德国的研究表明,生气时开车会导致蓄意攻击行为的增加,这可能导致更频繁的事故或路怒事件。
在悲伤的情况下,法国研究人员发现它类似于认知分心的情况,因为司机会因令人沮丧的问题而陷入沉思,而较少关注周围环境。
虽然只在完全平静的情况下开车是不现实的,但在旅行前了解自己的感受至少可以防止自己因挑衅而失去控制。
环境也发挥了作用。 根据美国犯罪学家马库斯·费尔森(Marcus Felson)和劳伦斯·E·科恩(Lawrence E Cohen)提出的常规活动理论,当犯罪者有动机、有吸引力的目标和缺乏有能力的监护人时,犯罪就会发生。
我们先来看最后一个因素。 在大多数情况下,争吵已经结束,任何涉及当局的补救行动都在事件发生后进行。 由于铜锣湾和第二通道的交通堵塞,执行规则或维护和平的“监护人”不能在需要时简单地实现。
现在在这个组合中添加一个“有动机的罪犯”:已经被困在堵塞中几个小时的司机,只是为了让另一名司机冲出长长的受难者队伍,提前切入。
最后是“有吸引力的目标”。 犯罪者认为这个目标值得相互攻击,并且是他们可以接受的人。 他们可能会被另一个挑衅行为激怒,比如在车道切割后的侮辱或手势,这会引发对目标的注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