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港口拥堵状况或将持续至年底

在红海袭击事件中,船只必须等待一到两天才能停泊。

分析人士表示,新加坡集装箱港口的拥堵情况正处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最严重的阶段,由于船舶为避开红海胡塞武装的袭击而改变航线,预计这种拥堵状况将持续到年底。

尽管全球海运中断造成的瓶颈也影响到了其他亚洲和欧洲港口,一些航运公司已经开始使用马来西亚的巴生港和丹戎帕拉帕斯港等替代港口来减少延误。

CH Robinson 亚太区副总裁 Andrew Coldrey 表示:“我们估计,这一情况将持续到年底,甚至可能持续到农历新年。” 新加坡商业评论 8月26日。

他说,航运公司必须等待一到两天才能 泊位在新加坡。 港口拥堵也推高了运费。

Arthur D. Little 东南亚合伙人兼新加坡负责人 Yuma Ito 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到 2024 年中,运输成本上升到了与新冠疫情期间的峰值相当的水平。”

为了避开红海,船只现在不得不选择更长的非洲航线。自去年11月以来,也门胡塞武装一直在红海袭击船只,导致船只时刻表陷入混乱。

因此,船舶一次可以卸载更多货物 新加坡等转运枢纽货物在不同的船只上卸载并重新装载,完成航程的最后一段。

海事数据公司 Linerlytica 本月表示,全球港口拥堵程度达到两年来的最高水平。截至 9 月 4 日,新加坡的排队泊位比率为 0.2,港口有 45 艘船只,9 艘船只在锚地等待。

全球范围内,共有783艘船舶停泊在港口,另有614艘船舶停泊在锚地。

根据德鲁里航运咨询公司的数据,截至 2024 年 9 月 5 日,每 40 英尺集装箱的全球平均运费为 4,775 美元,比 2021 年 9 月疫情期间的峰值 10,377 美元低 54%,但比 2019 年(疫情前)平均运费 1,420 美元高出三倍多。

9月5日的平均汇率几乎是去年同期1,680.73美元的三倍。

集装箱交易和租赁平台 Container xChange 在一份报告中表示,地中海航运公司 (MSC) 等航运公司已开始“放弃新加坡,转而选择其他地区港口”。

“地中海航运公司已将部分转运业务转移到印度港口,而东方海外等航运公司则在马来西亚巴生港卸下前往新加坡的货物,”该公司表示。“这一转变给这些替代港口带来了额外压力,加剧了区域拥堵和延误。”

其他运输方式

但德鲁里航运咨询公司海事顾问总监兼副主管 Jayendu Krishna 表示,由于部分港口缺乏连通性,停靠具有运力的邻近港口可能不那么容易。

伊藤表示,在红海袭击事件发生后,航运公司正将好望角和北极北海航线作为替代航线。克里希纳表示,有些公司已经使用了北海走廊。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运营与分析系副教授 Goh Puay Guan 表示,好望角航线可将航运时间延长 8 至 10 天。

伊藤说,还有北冰洋航线,但只有在北极冰开始融化的夏季才可以通行。

Goh 表示,航运和物流公司也在必要时使用其他运输方式。“公司可能会使用空运、货运、铁路或卡车。它运输的货物量不一样 [goods]但它可以提供替代路线将货物运送给客户,”他补充道。

他指出,疫情期间,许多公司都使用多式联运来运输货物。

伊藤表示,还有一条横跨欧亚大陆的内陆铁路线。克里希纳表示,自从一些公司开始使用这条线路后,货运量有所增加。

吴作栋表示,一些航运公司一直在收购其他公司,以增强其物流能力。

例如,马士基航运于 2022 年收购了香港的 LF Logistics,而新加坡的 PSA International 则通过收购美国的 BDP International 扩大了其物流业务。与此同时,达飞海运集团收购了英迈国际的 Commerce & Lifecycle Services,以加强其第三方物流服务。

Coldrey 表示,除了运输方式之外,托运人还应选择多元化的承运人。“过去,托运人会将货物集中到一家承运人,以争取尽可能优惠的价格。但缺点是,很难完全依赖一家承运人,”他说。

他补充道:“我们为客户提供多种承运商选择,以便我们能够根据他们的运力使用不同的服务。”

Coldrey 表示,这一切都归结为“更好、更先进的规划”,这可以通过跟踪和物流管理系统来实现。在规划过程中,公司还必须考虑灵活的库存管理。

“当你知道会有拥堵的时候,高库存水平确实可以帮助减轻影响,”他说。“有时,库存的小幅增加可以帮助抵消 [the impact of congestion]”

对于物流企业来说,科尔德雷表示,本地仓储可以帮助缓解延误,而航运公司可以优化时间表和路线,以避免高峰拥堵时段,并更均匀地分散货物到达。

伊藤表示,航运公司应该开始使用人工智能 (AI) 和大数据分析来预测和管理港口拥堵。他补充说:“紧急情况下,托运人和班轮公司之间的合作,共享服务和资源,对于最大限度地减少延误也至关重要。”

阅读更多

About admin

Check Also

免签政策促进中马交流–意见

免签政策促进中马交流–意见

马雪晶/中国日报 编者注: 当前亚太地区发展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APEC成员应担负起促进经济增长、改善民生的创始使命,推动开放发展,造福亚太地区。四位专家向《中国日报》分享了他们的观点。 中国和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本周在吉隆坡签署自由贸易区3.0升级协议,朝着深化区域一体化迈出又一步。继中马互免签证协议签署后,该协议不仅将促进贸易,还将使人员、货物和服务的流动更加顺畅,从而为该地区带来新的动力。 今年4月,中国和马来西亚签署互免签证协议,不仅仅是为了旅行便利。它体现了中马命运共同体理念下两国关系的战略深化。 旅游业从这种一体化中获益匪浅。马来西亚旅游局报告称,2024年将有370万中国游客到访该国,超过了疫情前的水平。今年,这个数字预计将达到 500 万。 旅游业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吉隆坡、槟城或兰卡威等传统热点地区不再是中国游客的首选。他们越来越多地冒险前往刁曼岛、金马仑高原和东海岸鲜为人知的魅力地区。停留时间越长,不仅反映出对观光的渴望,而且还反映出对体验的渴望。他们品尝当地美食,与社区交往并生活在马来西亚的节奏中。 免签证旅行也促进了跨境业务。来自中国南方,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企业家现在可以乘坐短途航班飞往吉隆坡或新山进行周末会议、市场研究和投资搜寻。包括马中贸易理事会、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和马中总商会在内的马来西亚商业协会几乎每周都会接待中国代表团。这种新的便利的流动性正在加强经济联系并促进跨境商业决策。 显然,免签不仅增加了旅游收入,而且进一步加强了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为CAFTA 3.0升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新签署的协议为数字贸易、绿色产业、供应链互联互通等合作建立了系统框架和制度安排。这些是未来区域增长的关键支柱。 中国数字游民和企业家在马来西亚的不断增长,对高质量的医疗、教育、法律和金融服务产生了新的需求。这促使两国考虑相互承认专业资格和金融服务标准。例如,马来西亚监管机构正在探索简化中国专业人士许可程序的方法。 这种制度调整也扩大了数字经济。吉隆坡的购物中心普遍使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两国甚至正在探索数字身份的相互认可。这可以实现未来酒店登记入住的“一码访问”。这些开创性的努力为建立更广泛的中马数字社区奠定了基础。 合作与创新延伸至粮食和农业领域。随着中国对猫山王榴莲和白咖啡等马来西亚美食以及马来西亚对中国预制菜肴的需求不断增长,双方正在推动两国食品安全和检疫标准的相互认可。 …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